又到財政預算案,又會有傳媒找一些中產家庭出來說如何「交稅多但福利少」。這兒和各位記者朋友通識一下,不要再亂做這個故仔了。
以下是香港十等分的每月住戶收入,和扣除稅款包括薪俸稅,物業稅,差餉及地租,以及加入社會福利包括教育,房屋及醫療福利之後,住戶收入所得的改變。正數代表福利多於稅款,負數代表稅款多於福利:
1/ $2,170 / $4,980 / +2,810
2/ $6,660 / $10,150 / +3,490
3/ $10,450 / $14,070 / +3,620
4/ $14,590 / $18,180 / +3,590
5/ $19,110 / $22,260 / +3,150
6/ $24,170 / $26,570 / +2,400
7/ $30,540 / $32,020 / +1,480
8/ $39,380 / $40,000 / +620
9/ $54,800 / $53,250 / -1,550
10/ $137,480 / $123,090 / -14,390
如上表所示,除非屋企月入五萬以上,否則所交的稅是少於所得的福利。不過,如果屋企月入五萬以上,在香港已經是頭20%收入,是人上人了,請傳媒不要把他們當作是社會大多數來報道了。
多謝晒~